当前位置: 首页 >今日更新 > 内容

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智慧发展和人类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

今日更新
导读 机器人发展起来以后怎样对待人,其实是人怎样理解和对待人的问题。不应忽视人在制造机器人时自己应担当的主体权利与责。当前的主要问题...

机器人发展起来以后怎样对待人,其实是人怎样理解和对待人的问题。不应忽视人在制造机器人时自己应担当的主体权利与责。当前的主要问题,是我们应该重新理解人的本质和本性,深入反思和校正人类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,并尝试建立多元化背景下的人类价值主体思维。

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?因为与今年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有关。2018年8月将在北京举办世界哲学大会,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举办世界哲学大会。大会规模一般都是几千人,世界各国的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将参加这个大会。组织者为这个大会提出了一个主题 “学以成人”。这个主题一公布出来,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。因为历届世界哲学大会都是用一个中性的问题作主题。而这次的主题却不是问题,而是命题。“学以成人”本身显然是有语境和导向的。这个语境和导向等于限定了调子,让人感觉中国儒家的味道很浓,所以在国内外学者中引发了很多异议。

例如,在北京大学召开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会开幕式后的当天下午,我参加的一个论坛争论就很激烈。小组第一位发言的是一位研究西方哲学的北大教授。他就“学以成人”这个命题发表看法,并提出了人工智能的问题,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争论。“学以成人”,是不是只有学了才能成人,不学能不能成人?反过来,是不是只要通过学习就一定能成人?现在人工智能、机器人已经会“深度学习”了。阿尔法Go打败顶尖围棋手就是靠的深度学习。那么阿尔法Go可以算“成人”了吗?于是话题就引开来了:机器人、人工智能学会了自主学习、深度学习之后,将来会不会超过人类?会不会主导人类、取代人类?

当然,大家主要关注的是会议主题的本意。这个“学”和“人”、“成人”是个什么关系?比如什么叫“学”?一个人成人的过程,是不是都要靠学才能实现?人成为人有哪些学法?是不是都要靠看书,都要靠上学听课才叫学?有没有实际上的“不学之学”?孩子生下来之后,什么时候开始学习,学习什么,怎样学,才能成为人?……。显然有两大问题:一是怎么理解“学”?二是更重要的,“成人”的涵义和标志何在?从机器人、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人的命运问题;最终还是要从怎样理解“人”入手,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。

到会的专家学者经过热烈讨论,多数觉得“学以成人”这个主题并不准确。真正的问题是要在新的历史高度上重新理解“人”。因此“学以成人”的表述虽然有毛病,却也歪打正着,刚好从反面与现代时代的很多现象相吻合,能够引出应有的主题来。实际上,在当今这个时代,科学技术、生活实践、世界政治经济、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,就是需要重新理解人,包括人的生命活动和成长条件与过程,也包括人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。因为我一直对“人”的问题比较关注,所以今天专门就这个问题来和大家交流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